March | 2025 | 媒體素養教育網

速食時代的代價:倍速觀看、懶人包真的讓我們更有效率嗎?

速食時代的代價:倍速觀看、懶人包真的讓我們更有效率嗎?

現代人追求快速和效率,就連觀看影片、吸收資訊都要「加速」!不論是2倍速觀看影片,還是用3分鐘懶人包了解大小事,都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但你有想過這種「速食式」吸收資訊的習慣,可能正在悄悄影響我們的大腦和生活質素嗎? ㊙追求高TP值的速食文化 日本年輕人最近瘋狂追求高「TP值」(Time Performance時效比),就是希望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最大效益。這股風潮已經從工作效率延伸到娛樂生活,但這真的是好事嗎? 五大隱藏危機: 1️⃣ 耐性盡失,快餐式思維‍♂️ 天天使用倍速看影片的話,大腦習慣了在短時間內接收資訊,慢慢失去耐性,看正常速度的影片都覺得太慢,更別說要沉下心來閱讀長文章,對很多事情都要即時滿足。 2️⃣ 精神緊繃,壓力上升 研究發現,長期觀看1.5倍速以上的影片會令人產生焦慮或感到疲憊。大腦在高速運轉下,容易產生精神壓力‍‍。 3️⃣ 記憶力下降,速度與遺忘成正比 加利福尼亞大學最新研究指出,2.5倍速觀看比正常速度,記憶力竟然下降6%!播放速度越快,使我們越難記下內容。 4️⃣ 思考變淺,失去深度思考能力 懶人包雖然方便,但過度簡化往往失去重要細節,缺乏對議題的深入探討及多角度分析,可能使人習慣「點到即止」。長期依賴會讓我們失去獨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。 5️⃣ 資訊失真,容易被誤導❌ 過度依賴他人整理的資訊,內容可能因發佈者立場或取態出現偏頗,容易受制於別人的觀點和立場,甚至誤信錯誤資訊。   三大應對方法: 1.漸進式調整速度 * 從1.25倍速開始適應 * 重要內容堅持原速觀看 * 每天預留時段練習專注閱讀   2.建立健康的資訊食譜 * 設定固定時間接收新聞 * 主動尋找權威資訊來源 * 培養閱讀長文的習慣   3.實踐深度學習法 * 觀看後寫下重點筆記 * 與朋友討論交流想法 * 定期回顧並整理所學   #數碼排毒 #深度學習 #專注力提升 #資訊素養 #數碼健康 #預防沉迷網絡

官方集運SMS未必可信? 小心新式詐騙陷阱!

官方集運SMS未必可信? 小心新式詐騙陷阱!

近日多位市民收到聲稱來自集運或物流公司的短訊,指貨物出現異常狀態。這些短訊附有連結,點擊後會自動轉到偽冒網站,要求輸入個人資料及信用卡號碼。許多受害人因發送短訊(SMS)的號碼與平日使用的集運公司號碼相同,便信以為真,填寫資料後遭騙徒盜用信用卡。 這其實是最新的「偽基站」詐欺手法!騙徒透過非法無線電干擾器(即「偽基站」),攔截官方集運短訊內容,假冒集運公司傳送詐欺訊息,而短訊內的連結往往是釣魚網站。 要提防「偽基站」騙案,你可以採取以下防範措施: 警惕以#字開頭的短訊 騙徒不僅攔截物流公司的短訊號碼,還會使用以#字開頭的號碼混淆視聽,使市民誤以為發訊人是官方公司。一般情況下,正常發訊者會顯示電話號碼,而非特殊符號如#號。 核實自己的購物狀況 檢查自己最近是否有網購或使用物流服務。若無相關活動,應提高警覺;即使有使用集運服務,也應仔細檢視訊息內容,留意該公司平常是否會發送含連結的訊息,避免輕易點擊可疑連結。 留意手機接收訊號變化 若手機短時間內接收訊號突然變為2G,此期間接收的短訊需格外謹慎,因為騙徒常利用此情況,透過非法無線電干擾器發送釣魚訊息。 定期了解最新防騙資訊 警方會定期分享常見科技騙案,市民應透過可靠網站或官方新聞渠道獲取相關資訊,提高警覺性,降低被騙風險。 隨著科技發展,詐騙手法層出不窮且日益精密。作為市民,我們必須持續提升媒體素養和防騙意識,學會辨別可疑訊息的特徵。保持警惕、定期了解最新騙術資訊,並時刻保護個人資料安全,才能有效防範各類詐騙陷阱。切記,任何要求急切提供個人或財務資料的訊息,都值得我們三思而行。 #媒體素養 #偽基站 #網絡騙案 #資訊素養 #媒體素養教育網 #虛假資訊 #網絡詐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