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秀才不出門,能知天下事」,但如今每個人也可以是「秀才」。 科技發達讓消息傳播得更快更廣。人們每天只要打開WhatsApp便可以從不同群組接收到最新資訊,由天氣概況到政經新聞,全部一覽無遺。 這些「新聞」的真偽有時卻無從稽考。部分地方假新聞泛濫,惹來干預選舉之嫌。而在印度,假新聞甚至間接奪去人命,政府不得不正視問題,WhatsApp亦不能獨善其身。 WhatsApp成「連環殺人犯」 間接致27人死 自2017年5月起,印度各地陸續出現因WhatsApp謠言而引致市民無辜致死的事件。最近一宗事件周日(1日)發生在馬哈拉施特拉邦(Maharashtra)圖萊(Dhule)。事源當地居民最近10至15天在WhatsApp收到訊息,流傳附近地區會有綁匪出現,呼籲民眾格外留神。民眾對消息深信不疑,及後看到5名可疑人士,認為他們就是消息所指的「拐子佬」,於是聯群將他們活生生打死。 據《印度時報》(Times of India)統計,迄今已有13宗同類事件,合共造成27人死亡。當地警方指,民眾在社交媒體如WhatsApp上傳播虛假的圖片和短片,內容離不開有綁匪在附近出沒,並意圖綁架兒童變賣器官。民眾沒有考證消息真偽便信以為真,而WhatsApp因此亦間接成為「連環殺人犯」。 網絡愈見普及
當碌手機成為日常,每個人都長年累月建立自己的社交媒體,帳戶一旦突然消失,會帶來怎樣的失落感? 消失的IG 早前,歌手曹震豪有12000 followers的instagram突然被hack繼而消失,在不斷發電郵到總公司和經朋友聯署後,帳戶在40天後重開。這段日子,曹震豪患得患失,他形容自己有「社交媒體依賴症」,平日透過instagram與fans互動,平台盛載了他每天的生活。當他不能發帖也收不到反應,如是突然感到「與他們失去聯絡」。當人們習慣用instagram看他的動態卻一下子搜尋不到,甚至就會有人問「這個人是否不做了?」。 在40日間,他有所反思,「是否社交平台有很多like和share就代表自己很成功?是否也代表這些成功就得到別人的認同?」一旦網絡身份消失掉,當下的自己又是誰呢?他打個比喻說,自己跟媽媽和弟弟去吃晚飯,他內心想着的,是那張照片還是那頓晚飯?那張照片僅是為了紀錄吃了一餐很難吃或很好吃的飯,還是別有目的? 他想了又想道,「其實最重要還是那個時刻,而不是為了放上網絡讓人知道」。建立了很長時間的平台可以如此脆弱,有什麼是不脆弱的?他給出這樣的答案,「為什麼會有人想聽我唱歌、為什麼他們會想和我接觸、甚至想聽我講無聊說話?」這些「為什麼」,是最真確的自己,這才是他最想建立的。 資料來源:香港01 小編的話: 瀏覽社交媒體已成大部份人的慣性動作。在社交平台上,你和我皆可放下現實生活的身份,重新塑造一個理想的形象,設計另一個自己:旅遊達人、幸福的人、開心的形象等。 有別於現實的面對面交流,在社交平台上,發佈的內容藉先進的網絡即時傳達,人們可以有即時的互動,即時收到很多like、follow、分享,得到很多人的認同,這就像多巴胺一樣令人快樂。然而,過量的多巴胺會損害大腦,過份的使用社交媒體亦會影響我們的生活。
塔利2017年南非參加戰利品狩獵(trophy hunt)時獵殺一隻黑色長頸鹿, 並將相片上載上Facebook,她後來已將帖文刪除。 美國一名女子在南非獵殺一隻黑色長頸鹿,並將自己與「戰利品」的合照上載上社交媒體,惹來動物保護團體及大批網民對她口諸筆伐。不過她反駁指,自己獵殺的品種數量眾多,且正在增加,並將保育活動這歸功於獵人,又指狩獵的收費是支持保育工作的經費來源之一。 這張照片是美國肯塔基州女子塔利(Tess Thompson Talley)在2017年南非參加戰利品狩獵(trophy hunt)期間拍攝。 她將相片上載上Facebook,表示:「我一直祈禱一生一次的狩獵夢想今天終於實現。我發現這隻罕見的黑色長頸鹿,並跟踪牠很久。」她又補充,這隻雄性長頸鹿超過18歲,體重4000磅,並有望能從牠身上獲得2000磅鹿肉。 惹來網民狠批